紅色子房語錄:一切回歸到更新的本質─空間復甦。

從古亭站捷運走出來,穿過蜿蜒的小巷,C帶我參觀一個巷內老公寓改建的咖啡館。當初他看到這三十幾年屋齡的獨棟老屋,斑駁的外牆透出細緻的洗石子表面,興奮地告訴朋友他找到寶了。幾個文創青年湊足了資金,開了一間很有特色的咖啡館,就叫做「小路dear Deer」。

cgmd5c51a39715ce7132a9ce4f23d66c2cd152  

swfupload501296d51b689  

P2150004  

我們坐在屋後的草坪咖啡座邊,旁邊散布一些從美術館撤展後的裝置藝術品,明天他們有個城市行動工作坊的聚會,隔壁桌一群年輕人正進行熱烈討論簡報內容。

C是紅色子房很欣賞的一個不動產公司老闆,他的公司很特別,我很喜歡他們的理念,很單純:找到有趣的空間,住進有趣的人,發生有趣的事。

他們對於空間的表述與一般房仲不一樣,曾做過幾個很有意思的老屋改建個案,營建背景的C對於老建築的材質特色相當敏銳,可以發掘出老房子的特色並進行可能的空間再生企劃。

C提到有些老房子屋主其實也不算很有錢,所以在老屋更新過程中,他也嘗試幫忙向政府申請都市更新整建維護的補助款。

對於老屋活化,紅色子房也相當認同C的精神,同時基於上市建商對於都市更新投入的經費預算較高,所以主動建議應該讓建商投入資金支持老屋改建。

如果老屋改建的經費由建商來出資,可以同時活化老屋,創造收入給都市更新開發整合人員,並建立企業形象。一旦改變了空間氛圍,居民就可以感受這家企業投入都市更新的心力與誠意,進而同意參與都市更新。

類似的概念曾有幾個建商開始做了,比如之前寶舖里民咖啡館(Pao Pu Café) ,還成為日本背包客旅遊網站推薦的台北必遊景點。

th  

7045607427_3ba9196dde  

1333180266-3729542848_n  

6867274940_5f31b922a2  

紅色子房思考的是,面對台北市都市更新整合所需的長期抗戰,零星老屋改建結合年輕人的創意,這樣的合作方式若遍地開花,我們的市容也有機會「由下而上」地改變。

建商的真正看法

台北Westin的雪茄館,紅色子房約了目前手上管理十數個都市更新案的上市建商開發主管楊總。

我把與C的相遇,以及我的構想跟他說:

「如果能夠將都市更新單元裡空置的老屋活化,注入一些文創元素,除了帶動區域的發展外,還可以一起結合地主發展出幾間有意思的文創街坊,促進居民社區認同與改造環境的社區意識,應該更有助於都市更新的整合。」

楊總聽了我的建議,反而哈哈大笑,不認同地說:

「如果文創街坊發展起來,就沒有人想要更新拆除重建了。即使多數地主願意,到要拆除重建的時候,萬一出現一群文青要來捍衛保留,反而更有礙都更重建。」

楊總接著說:

「如果想要都市更新重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建築物更破敗,最好再來個大地震讓房子出現裂痕,居民才想趕快拆除都更。」

我啞口無言,竟一時也無法反駁。

 

經過這件事,紅色子房明瞭一個事實:原來都市更新的「拆除重建」及「整建維護」,居然一開始就是兩個完全相反不能回頭的路!

站在十字路口上的是,藉著上一代的恩澤,得以留住在台北市數十年老舊公寓的普通上班族朋友們,隨著房子越來越老舊破敗,你該何去何從呢?

[快速結論]

都市更新條例第一條即載明都市更新的宗旨: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之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

如果是喜歡逛信義區大型百貨公司,名牌旗艦店的朋友,應該會比較支持「由上而下」的大規模都市更新再造。

如果是喜歡逛各大小夜市,商圈巷弄個性小店的朋友,應該願意支持「由下而上」的老屋整建維護更新。

在拆除重建都市更新門檻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也許,另一種「夜市型態」的都市更新空間復甦,這條小路,更適合台北。

文章轉載自:http://www.bituzi.com/2013/05/blog-post_1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資女孩O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